咨询热线

13045002690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国标HJ 637-2018中硅酸镁先加热后加水的处理目的是什么?

国标HJ 637-2018中硅酸镁先加热后加水的处理目的是什么?

更新时间:2025-04-07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国标HJ 637-2018中硅酸镁先加热后加水的处理目的是什么?

 

  在国标HJ 637-2018中,硅酸镁的处理步骤(5.8部分)中要求先进行550℃加热4小时,随后存储时按比例加入蒸馏水,该流程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关键目的:

 

1. 高温活化硅酸镁的吸附性能

  去除杂质与水分:硅酸镁在储存过程中可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、有机物或其他杂质,影响其吸附能力。通过550℃加热4小时的高温处理,可以彻di去除这些干扰物质,恢复硅酸镁的活性表面结构,从而增强其对油类物质的吸附效率。

  优化孔径结构:高温加热还可能调整硅酸镁的孔隙结构,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,确保在后续实验中对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分离效果更精准。

 

2. 储存时加水以维持稳定性

  防止过度干燥:高温活化后的硅酸镁表面活性高,若直接暴露于空气中,可能因过度干燥导致颗粒结块或吸附空气中的挥发性物质,影响实验重现性。按比例(通常为质量比5%~10%)加入蒸馏水,可适度钝化其表面活性,维持稳定的吸附性能。

避免吸附能力衰减:加水后形成的微湿润状态有助于保持硅酸镁的物理结构稳定性,防止长期储存过程中因环境湿度变化导致的吸附能力波动。同时,这一操作也符合实验标准化需求,确保不同批次试剂的性能一致性。

 

总结

    这两个步骤共同保障了硅酸镁在实验中的有效性:高温活化确保其吸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,而加水储存则通过平衡活性与稳定性,避免试剂性能在储存期间衰减。这些操作是HJ 637-2018标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,直接关系到油类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。


联系方式

邮箱:qdsunde@qq.com
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源头路4号

咨询热线

13045002690

(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)

在线咨询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浏览

Copyright©2025 青岛尚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 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